
《乱世狂刀》
民国初年,浙南大地在军阀混战中沦为焦土,炊烟断绝,饿殍枕藉,昔日鱼米之乡只剩断壁残垣间飘荡的哀鸣,乡塾先生董威光,曾手握粉笔教化乡邻,却在目睹乡亲为缴不起“粮捐”被活埋的惨剧后,撕掉蒙尘的《论语》,于祠堂供桌上刻下“保家卫国”四个带血大字——三尺讲台上的儒生,自此成了山野间振臂一呼的“刀首”。
他走进铁匠铺,淬火火星与老茧手掌相击;攀上猎户山洞,猎刀篝火映亮被生活磨灭的野性;更说服扛过枪的逃兵,调转枪口对准昔日同袍,一群被逼到绝路的草莽,用红布缠腰、柴叉为刃,在历史夹缝中锻造出“大刀会”,他们没有军装,只有不肯咽下的胸中气;没有精兵利器,只有劈向黑暗的狂刀。
可军阀的子弹比大刀更快,官僚的算计比人心更毒,当鲜血浸透浙南土地,当狂刀最终卷刃于时代洪流,功过是非化作史书模糊注脚,唯有那声草莽的刀鸣,仍在山谷间回荡——带着乱世里的悲怆,更带着微弱却滚烫的尊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