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《老太重生带全家吃饱穿暖》
八十岁的满柠溪在饥寒交迫中闭眼,再睁眼时,竟回到了1975年那个全家啃着冻窝头、为一口粮发愁的寒冬,前世临终前,五个孩子饿得面黄肌瘦、丈夫党晨愁白了头的画面,像针一样扎在她心上,这一次,她带着八十年的智慧与未了的遗憾,只有一个朴素到极致的愿望:让党晨和孩子们,人人吃饱穿暖,活得有尊严。
没有呼风唤雨的金手指,只有对生活的洞察与一股韧劲,别人还在按老法子种地,她偷偷在自留地边试种耐旱的高产玉米;村里缺油盐,她顶着“投机倒把”的骂名,摸黑养鸡换鸡蛋,换回盐巴给孩子们补身子;邻居家娃长年疥疮难愈,她翻出记忆里的草药方子,采了草药捣成膏,竟真给治好了,最关键的,是恢复高考的风声传开时,她硬是把沉迷木工的大儿子按在书桌前,逼他啃书本:“考出去,才有饭吃,才有活路!”
邻里眼红她“不安分”,干部上门刁难,一场暴雨冲毁刚搭好的鸡棚……她没喊过苦,夜里借着油灯纳鞋底时,手磨出厚茧,却笑着说:“日子是熬出来的,也是闯出来的。”丈夫党晨从最初的不解到心疼,再到默默递上工具,夫妻俩一个主内一个主外,硬是把“穷得叮当响”的满家,从全村垫底,变成了第一个囤满粮、盖新房的“万元户”。
当粮仓里的玉米堆成小山,大儿子捧着大学录取通知书哽咽,二女儿在镇纺织厂拿到第一个月工资,最小的孩子穿着新棉袄在雪地里打滚,满柠溪站在暖阳里,看着这一屋子的烟火气,轻声说:“这一世,不求大富大贵,只愿你们碗里有饭,身上有衣,心里有光。”——最朴素的愿望里,藏着最动人的力量,那是七十年代农村的奋斗史诗,更是一家人用爱与坚韧浇灌出的暖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