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1962年的青石村,饥荒像一把生锈的镰刀,割得庄稼人遍体鳞伤,十八岁的林晓梅瘦得能被风刮跑,却总把半掺野菜的窝头塞给饿晕的邻家小妹——直到那天她摔进老槐树下的枯井,指尖触到一缕微光时,命运悄然拐了弯。
那是个只对她敞开的神秘空间:巴掌大的田埂上麦浪翻滚,瓜果压弯藤蔓,角落里的清泉能暖透饿瘪的肚子,她攥紧这个秘密,趁夜深人静时钻进去,把稻种、蔬菜藏在破木箱夹层,当全村啃树皮度日时,她家灶台上的玉米粥飘香,却引来了村支书的疑云:“晓梅家粮仓咋总满的?”
知青都钊的到来,让藏着秘密的林晓梅多了个沉默的守护者,暴雨夜撞见她从枯井爬出、怀里抱着沾泥南瓜时,他没质问,只帮她把空间里的粮食换成布票、煤票,用知识教她培育抗病稻种,当“偷粮”的污名砸向她,他当着全村人掀开自家粮仓:“我家粮,是晓梅用‘法子’种出来的!”
饥荒退去,时代浪潮翻涌,别人还在为吃饱发愁时,林晓梅和都钊已用空间里的稀有菌种、改良种子,在县城开了第一家菌菇坊,从偷偷摸摸的“囤粮姑娘”到登报的“万元户”,他们把那个不可能的“空间神话”,写成了青石村口口相传的致富传奇——原来最珍贵的“空间”,不是藏着粮食的田埂,是绝境中相扶的双手,和敢把希望种进土里的勇气。